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转发:三十载坚守筑坦途 匠心护路保民安——全国先进工作者杨绍军

2025/4/30 14:16:28      点击:
三十载坚守筑坦途 匠心护路保民安——全国先进工作者杨绍军
来源:省公路局、云南省总工会、云南发布       2025-04-30 09:58 【字体:  

 

公路畅安的坚定守护者

1991年,杨绍军投身公路养护工作。30多年来,他始终坚守在G320线和S237线上,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公路人“养好公路、保障畅通”的责任和使命。

东风所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潞江坝,这里酷热潮湿,常年高温天气180天以上,夏天地表温度可高达50℃,蚊虫数量多,经常有眼镜蛇等毒虫伤人。在恶劣的环境下,杨绍军带领着同事们,日复一日地补路面、清边沟、剪树枝、维护公路设施,用心用情用力保障驾乘人员在管养公路上平安顺畅通行。

“无灾不成年”的云南,自然灾害频发。每遇灾毁,杨绍军总是冲锋在前、带头苦干,带领同事克服困难,出色完成抢险保通任务,成为群众心中的公路“守护者”。

2023年5月2日

保山市隆阳区瓦窑镇发生5.2级地震,正值汛期,G320国道沿线多处山体崩塌,抗震救灾物资运输受阻。杨绍军立即带领抢险队员冲到灾情现场展开道路抢通,经过8小时连续奋战,打通了生命线,确保了抗震救灾车辆和物资第一时间到达震区。

2024年8月30日晚

强降雨致G320线K3303+150处山体大面积坍塌,交通中断,车辆人员滞留。杨绍军带领抢险突击队赶赴现场勘查、制定抢通方案、疏导人员。当得知一辆救护车护送特殊血型待产孕妇急需前往医院时,他当机立断,组织破碎锤、装载机、人员齐上阵,紧急开辟生命通道,护送孕妇安全通过,被其家属称为“救命恩人”。

2024年9月2日

连续暴雨致G320线瓦窑至老营路段20余处坍方,交通中断,一辆拖挂式大货车深陷泥沙之中,倾盆暴雨不停,靠山一侧稀泥夹杂着碎石继续在车子一侧堆积,另一侧是高达数十米的悬崖,司机惊恐万分。为尽快将被困车辆、人员救出,杨绍军带领抢险突击队采取坍方两端齐开工方式展开紧急救援,经过努力,被困车辆及人员成功脱困。

杨绍军(右一)

 

面对社会各界的赞誉,杨绍军始终保持着公路人特有的质朴,他说:“养好公路、保障畅通是我们的职责。”

 

创新浪潮的奋进领航者

作为“杨绍军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领头羊”,面对诸多荣誉,杨绍军总是说:“我取得的成绩,是大家齐心协力、集思广益的结果。”

杨绍军(左二)带领团队制作研发“沥青路面开槽灌缝细集料撒布车”

 

作为云南省交通行业首家以培养公路养护技能人才为宗旨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杨绍军用自身对公路事业的热爱和对养护技能精进的“钻”劲,影响带动了一批又一批公路人。他勤学习、爱思考,经他改造过的养护机械、生产工具,既能节约人力物力又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他的带领下,公路一线养护工人对“小发明、小创造”的热情高涨,近几年先后完成热拌沥青混合料运输保温车、挖掘机小铲斗改造等技改项目共30项。多项改造荣获云南省交通运输系统创新发明奖以及被评为“四新”技术、“五小”活动实用可推广项目,并为单位节约资金累计六百余万元。

杨绍军(左一)带徒处理路面裂缝病害

 

杨绍军始终秉持“守正创新”发展理念,他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对公路养护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认真履行保山公路局“公路养护”技师工作站成员的职责,2020年以来,先后带头参与保山公路局泡沫混凝土技术在高原山区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应用、复合改性橡胶沥青混凝土薄层罩面改善山区沥青路面使用功能适用性等多个创新项目的研究和实施,充分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在技能攻关、技艺传承、技能推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力推动了全局乃至行业职工创新工作不断向前迈进。

杨绍军常说“我的经验技术是老一辈公路人的倾囊相授和从多年的养护实践中得来的,我最大的理想就是把我所学技艺一代代传下去。”

杨绍军带徒在自卸货车上改装绿化浇水及路面清洗设备

 

在他的“传帮带”作用下,以方豪、张在东、董志瑞为代表的徒弟先后获得云南省第十八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技术状元、云南省筑路机械操作工技术状元、云南省公路养护工专业技能大赛团体第一等多项荣誉。

 

人民福祉的用心耕耘者

杨绍军深谙“公路通,百业兴”的发展密码。2022年,云南省实施绿美交通三年行动计划,杨绍军抓住时机,带领全体职工以“绣花功夫”着力打造S237线管养路段绿美公路,践行生态养护理念,从创建实施到后期管护,从路面铣刨补缝到边坡加固,从交安设施维护到路域景观提升,累计修复病害路面17万多平方米,补植乔灌木1万余株。两年多的精心管护,让S237线成为串联怒江大峡谷、咖啡庄园、民族村寨的生态走廊,为绿美云南、美丽中国建设增光添彩。

作为“保山市委联系专家”,他感受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在管护好境内国省道公路的同时,他深知农村公路对于村民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农村公路病害修复工作,特别是面对一些地质条件差、环境复杂的路段,通过指导,许多破损、坑洼的路段得到了及时修复,村民出行更加便捷和安全。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时期,他积极与地方部门、沿路村集体联系,实施“公路+人居环境整治”,开展爱路护路宣传80余次,推动形成“全民护路、共建共享”新格局,东风所多年被评为“城乡人居环境行动驻地单位评比一等奖”。杨绍军每年都准时参加镇两会,交流和推广公路养护管理经验,为当地发展建言献策,尤其在促进区域交通与沿线旅游资源、农产品融合方面,他总能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杨副镇长”。

如今,S237线绿美公路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拍照打卡,很多村民开起了特色民族农家乐,在家门口销售农特产品,村民们乘着交旅融合的东风让“钱包”逐渐鼓了起来。杨绍军用心守护着这条群众的致富路,用自己的辛勤付出,为当地发展贡献着力量。

杨绍军用33年坚守,诠释爱岗敬业;无数次冲锋在前,彰显担当精神;一项项技术革新,展现创新实力;勤学苦练,铸就大师风范。他的事迹,既是对公路养护事业的卓越贡献,更是对全社会的有力激励。这位平凡养路工,以实际行动书写了不凡人生。